|
沙孟海的篆书特点,浅论沙孟海的篆书思想。沙孟海: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沙孟海篆书的发展历程!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原名文瀚,后改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兰沙等。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书法幼承家学,后师从吴昌硕,眼界扩大,心胸开豁,作书法重气魄,讲究骨法用笔。他因颜字雄浑,临颜字;爱王献之恣肆,习王字;受吴昌硕影响,而攻《石鼓》与金文。所书气势磅礴、雄强生风,晚年尤甚,王道云先生批评为:“失之霸悍”,并非“恶毒攻击”。著有《印学史》、《沙孟海论文集》、《沙孟海书法作品集》等。
沙孟海的篆书特点,浅论沙孟海的篆书思想!
沙孟海的篆书特点,浅论沙孟海的篆书思想!
沙孟海作为当代书法大家,他如同潘天寿笔下的雄鹰傲踞在高高的山石上,睥睨一切,风威至今不衰。常见的沙孟海作品,绝大多数是行草书,笔粗气足,十分豪放,又很雄浑、泼辣,很有颜字的精神,但相对比较恣肆,给人的审美感觉是,直如天风海涛,迎面而来,很壮观,具有崇高之美。但我总觉得有些粗,气多而韵少,故不甚欣赏。
但对这件题字,却很喜欢,不只是物稀为贵,实在书法清雅朴实。此书字体较方,但笔致很圆,毫铺得开又收得住,且不刻意求好,不那么强调逆起和回收,纯任意为,这里固然是篆法,却又有着隶意,质朴又古雅。在造型上“书”字较长,中宫紧收,端正秀劲,“法”字较方,而且采取移位的写法,化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让“去”单独在下支撑着,更见力度。由于“书”字较长,“法”字较方,相互就有了对照,起了变化,章法自然别有意味。我爱此书字方笔圆,形正意淡,雅健得很,不像他所写的行草书那么粗豪、霸悍。如果把此书比作关云长的话,那么他的行草书则是猛张飞了。尽管这比喻不十分确切,但大概的意思不会相差太远。
沙孟海其实是学者,然后才是书家和印人。这件篆书题字,笔墨雅健,充溢着书卷气,更符合学者的身份,这也是我喜欢此书的一个原因。
然而毕竟是性格豪放的沙孟海,所以在行笔中对于细微处往往不够耐烦,特别表现在收笔上,时有笔没有送到就收起,致使点画的结尾欠圆融,从而出露有余,含蓄不足,给人以小小的缺憾。这或许正是重气魄、求骨力,雄强生风的沙孟海书法的风格吧。这大概同雕塑大师罗丹不想让精致的右手来损害高大的巴尔扎克的人物形象的道理一样。
书探网(www.shufa007.com)专业的书法学习网站,内容包括:毛笔书法,书法作品,书法欣赏, 硬笔书法书法学术理论、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公益书法培训、名家书法讲座、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入门,书法爱好者首选书法网站! 是一个提供大量书法学习技巧、书法学习视频,是书法爱好者毛笔书法入门,提高书法修养的绝佳之地书法网。沙孟海的篆书特点,浅论沙孟海的篆书思想。沙孟海: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沙孟海篆书的发展历程!
|
|